转眼间,马来西亚第二家园(MM2H)2024年新政已经实施快一年了。
还记得政策刚发布时,我们第一时间发文解读新政内容,并对未来的申请趋势、市场反应、代办行业格局作出了一系列判断。如今接近满周年,是时候复盘一下:现实情况与我们当时的分析,究竟有哪些吻合?又有哪些意外?
欢迎大家投票猜一猜:在2024年新政实施满周年时,总共会突破多少组新申请?(文末设置互动投票,敬请参与!)
✅ 一、四个类别维持不变,但申请主力其实集中在“白银版本”
从制度框架来看,2024年新政的四个申请类别(白银、黄金、铂金、特区)自发布至今并未变动,但真实申请数据却颇具启发性。
我们曾预估“特区版本”可能因强制性限制在森林城市而较难推行,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数据如下:
类别 | 要求 | 获批组数 | 占比 |
---|---|---|---|
白银类别 | 存款15万美金 + 房产≥60万马币 | 260组 | 81.5% |
黄金类别 | 存款50万美金 + 房产≥100万马币 | 9组 | 2.8% |
铂金类别 | 存款100万美金 + 房产≥200万马币 | 7组 | 2.2% |
特区类别 | 存款6.5万/3.2万美金 + 森林城市新房 | 43组 | 13.5% |
可以看出,占据绝对主力的仍是白银类别,其获批组数接超八成以上。
至于特区类别——相对门槛较低,也要购房,还必须在特定区域(森林城市)从开发商那里购房、不能买二手房,仍有超过40组申请通过。这可能与其“最低定存要求 + 代办费仅需4万马币”的组合形成了某种性价比诱惑,尤其对忽略未来房价亏损,初期预算较敏感的客户群体。
不过,我们也观察到一个现象:
🧭 二、当初我们预测新公司不会太多,但现实打了我们的脸
我们原本认为,在注册资本由5万提高到20万马币的前提下,还要再缴纳20万保证金,新成立的公司起步门槛等于40万马币,不太可能有太多新玩家入场。
但现实是,截至2025年5月26日,持有新MM2H代办执照的公司数量已达179家,突破200家只是时间问题。
也许门槛更高,反而吸引了更多想“分蛋糕”的人。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今年4月的行业会议上,旅游部首次公开点名—— 在120多家持新执照的公司中,居然有44家从未递交过任何一份新申请。
也就是说,仅仅“持有执照”,远不足以立足于这个行业。
其中一个理由,有可能是
🧱 很多新成立的代办公司,忽视了真正的门槛——“懂海外文件才行”
有不少新成立的公司,看到“4万马币代办费”后觉得有利可图,试图转型成为新政代办。
但他们很快发现,现实远比想象复杂。
除了招揽生意,办理业务的具体申请流程、移民局窗口、银行开户、保险/体检、签证贴纸等环节他们都搞不懂。接着更大的挑战在于——客户的原始文件来自海外,尤其是中国。
如果不真正理解海外文件的结构、认证方式、公证双认证路径,就无法有效指导客户准备材料。比如:
- 哪些文件必须做双认证、哪些可以豁免?
- 客户家庭成员关系不标准,如何提供佐证?
- 拥有海外工作如何出具相关信函?
- 如何处理资产转入马来西亚?
这些都不是“抄流程表格”就能做好的事,代办公司必须具备跨国实操经验与语言处理能力,否则很容易导致申请失败,甚至客户拒签。
📌 三、想靠代办费暴富?你真的想多了
有些新公司以为代办费用从4万马币起跳,这是一个轻松赚钱的生意。但事实并非如此。
代办不仅涉及复杂流程、严格文件要求、频繁政策更新,还伴随着高强度的客户服务和长周期的业务跟进。
不少原本想“轻松赚钱”的公司,成为代办后才发现,服务流程远比他们想象中复杂。
而我们最初担忧的另一个风险——“如果有大型开发商或上市公司加入,会不会对市场形成冲击?”——也逐渐被现实化解。
因为根据规定,申请执照的公司必须是100%由马来西亚公民持股,这也就天然排除了有外国股东的上市公司,大幅降低了资本对行业的冲击力。
🛡 四、行业竞争激烈,隐性价格战悄然蔓延
虽然政府对代办费用设有统一价格,但部分公司为了争抢客户,通过“送体检、送保险、包家属签证费”等方式打起了“隐性价格战”。
说实话,我们公司也不得不开始附加服务的赠送,来应对这场竞争。
但这种看似“羊毛出在狗身上”的方式,实则藏着不少风险:
潜在风险包括:
- 服务质量缩水:为了压缩人工成本,有些公司在文件审核、材料准备等环节草率应付,导致申请失败;
- 后续服务隐性加价:有的公司虽报价低廉,却在后续换护照贴签、解冻存款、续签等服务上高额收费;
- “释放信”陷阱:通过深度绑定客户无法轻易更换代办公司,再在后续环节坐地起价;
- 短期经营风险:资金不稳的新公司可能中途关闭,导致客户服务无从对接。
🔍 五、如何避免陷入“低价陷阱”?申请人必须擦亮眼睛
我们建议申请人在选择代办公司时,必须从多个维度理性判断:
判断维度 | 要点说明 |
---|---|
行业经验 | 是否有多年实战经验、熟悉政策流程 |
服务透明度 | 是否公开后续服务价格,有无隐性收费 |
后续服务能力 | 能否处理签证续签、上学许可、添加家属等复杂业务 |
释放信处理 | 是否合理处理客户更换公司的权利 |
财务稳定性 | 公司是否存在“皮包一人公司”风险,是否真正有实体运营团队 |
我们甚至建议申请人可通过企业信用报告或社保记录,查实中国代理机构是否真有“公司规模”,别被包装精美的外壳(自媒体)所误导。
✅ 最后,我们代办公司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对客户而言,一个值得信任的代办公司,不只是交个材料这么简单。
我们是谁?我们能提供什么?
- 经验丰富,十年以上专注MM2H服务
- 自2013年起深耕第二家园,熟知政策演变;
- 曾参与EMM2H、旧政、新政全过程。
- 中马双团队,深谙中方客户需求
- 创始人有日本、澳洲留学背景,并在中国多年生活,深刻理解客户移民痛点;
- 服务团队精通中文,文件沟通零障碍。
- 独家服务——公证双认证全程协助
- 不只是说“你去办”,我们是真正帮你办;
- 提供代办服务,确保中国公证稳妥办好,客人不操心。
- 地理优势 + 执行力
- 总部位于雪兰莪,靠近布城移民局,每周递交新申请;
- 槟城也设有服务人员。
- 费用透明、流程高效
- 官网公开所有后续服务价格,不按人数收费;
- 如换护照贴签,我们仅收700马币,不像其他公司每人1500马币甚至更高。
📊 结语:你猜——新政一周年,到底会有多少组申请获批?
我们已经看到截至2024年底,获批组数已达319组,还有数百份在排队审核中。
你觉得,到2025年新政满一周年时,会不会突破1000组?2000组?还是5000组?
*过去第二家园最高峰期,一年有约6000份新申请递交到旅游部
欢迎大家在投票猜一猜 (投票放到微信公众号里了)
无论政策如何,回望过去,我们对客户始终如一的承诺是——
以专业服务为核心,不靠花招竞争。
我们不是最大的,但一定是最稳定、最值得信赖的。
如需获取更多第二家园申请信息或提交咨询,请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