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第二家园公司为什么选择在 Puchong —本地人的考量,给第二家园客人的启发

很多客户在办理马来西亚第二家园(MM2H)时都会问我们:“我要住在哪里比较合适?”

选择住所,从来不仅仅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是和生活紧紧相连的决定。

其实,我们公司自己也走过同样的过程。

最初,我们是在槟城起家,我们创办人是槟城本地华人。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决定在西马中部地区设立办公室。

面对吉隆坡市中心、Mont Kiara、Bangsar、甚至布城周边这些热门选择,我们最终把落脚点定在了 蒲种Puchong

为什么是这里?答案背后,其实是本地人最真实的生活考量,也能给正在考虑落地的第二家园家庭一些参考。

一、地理位置:吉隆坡与布城之间的平衡点

对于第二家园客户来说,来到马来西亚的第一站,往往是 吉隆坡市区

在这里,客户会住酒店/民宿,完成银行开户、体检、购买保险等初期安排。

这些手续,比如银行开户,银行总部集中在吉隆坡,因此第一次落地大部分时间都在吉隆坡过渡。

但真正涉及签证办理的关键环节,却只能在 布城 Putrajaya 完成。

因为 移民局总部 和 旅游部总部 都设在布城,所有 第二家园 的申请递交、批文处理、贴签、延签业务,都必须去那里。(客人不需要去布城,这个我们来操作)

这就形成了我们的客户落地贴签业务“双中心路线”:

  • 我们与客人在吉隆坡市区完成开户、体检、保险等;
  • 我们去布城完成所有与签证相关的手续。

而 Puchong 正好位于两者之间

  • 向北 30 分钟到吉隆坡,
  • 向南 25 分钟到布城。

比起把办公室设在 满家乐 或 KLCC(虽然离酒店近,但去布城太远),Puchong 让我们在两头之间保持高效。

对客户而言,也意味着更顺畅的体验。

二、生活配套:银行、住宅、学校一应俱全

当初我们选址时,另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 生活配套

  • 银行:第二家园客户一定会涉及定存和开户。Puchong 几乎汇集了所有主要银行:中国银行、Public Bank、HSBC、Affin……一切都在身边,客人也可以选择到这里来开户。
  • 住宅:这里的住宅类型多样,从现代公寓到联排屋、独立洋房,应有尽有,价格比吉隆坡市中心更合理。(要注意,Puchong属于雪兰莪,外国人购房门槛是200万马币;租房,这里比吉隆坡合适)
  • 学校:绝大多数第二家园家庭考虑的重点还是孩子教育。Puchong 周边的国际学校选择非常丰富:
    • Sunway International School(加拿大课程,延伸至双威大学)
    • Taylor’s International School(泰勒教育集团旗下,和花园国际一个集团)
    • Rafflesia International School(英国课程体系,学费适中)
    • Nexus International School(同属泰勒教育集团,英国课程体系)

对一个要长期生活的家庭来说,银行方便、房子好找、孩子有好学校,这些才是真正落地的关键。

三、成本优势:合理的租金,贴近本地人的居住环境

吉隆坡市中心的办公室租金高昂,而且停车困难,日常通勤常常面临严重堵车。

最关键的是,那里的居住环境更偏向短期停留的旅游、商务人士或外籍群体,并不适合我们这样长期生活的本地人。

至于 Mont Kiara,虽然是外籍人士最喜欢的区域之一,但性价比更低。无论是房租还是生活成本,都普遍高于其他地区,而且距离布城太远,每次往返办理事务都非常不便。

相比之下,Puchong 在租金、空间和便利性上达到了平衡:既能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更宽敞的办公环境,也更符合本地家庭的生活习惯。

对我们团队而言,则意味着把更多精力和资源放在服务本身,而不是额外的生活成本。

对客户而言,这里交通便利、银行齐全、学校丰富,值得考虑定居的好地点。

四、交通便利:轻轨就在门口

交通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我们的办公室就在 LRT 轻轨站对面。这意味着:

  • 我们到吉隆坡找客户时,可以直接乘轻轨,不必担心停车、堵车。
  • 员工上下班也有更多选择,招聘员工更容易。

对于第二家园家庭来说,交通同样重要。

孩子上学、父母外出、周末出行,如果一切都要靠开车,不仅耗时,也会让生活压力增大。

Puchong 的轻轨、公交、高速公路交织在一起,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弹性。

五、华人社区:饮食与文化的熟悉感

落地之后,文化和饮食差异往往是家庭最先遇到的挑战。

Puchong 是一个典型的华人社区,美食遍地,从茶餐室、烧腊店,到火锅、面馆,应有尽有。

连最近上市的华阳,首家门店也选择在Puchong。

对于槟城搬家到这里的我们,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

对第二家园客户来说,饮食必须是选择扎根的理由之一,希望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六、从槟城到 Puchong:本地人的选址逻辑

我们公司最初在槟城创立,后来因为客户越来越多,决定迁到中部,方便工作。

这个过程,其实和很多家庭选居住地非常相似:

  • 要考虑教育资源,
  • 要考虑时间成本,
  • 要考虑便利性,
  • 还要考虑社区氛围。

我们最终选择了 Puchong,不是因为它“最有名”,而是因为它在现实生活的平衡点上,给出了最合理的答案。

这和第二家园家庭的选择逻辑,是一样的。

落地时,也许您第一眼会被 Mont Kiara 或 KLCC 吸引,但真正要长期生活下来,您可能会发现像 Puchong 这样的区域,也许才是最适合家庭扎根的地方。

换句话说,是“烟火气”

结语:生活的答案,往往在细节里

签证只是钥匙,生活才是大门。我们从槟城搬到 Puchong,不只是公司发展的选择,更是作为本地人对“居住地”做出的一次真实考量。

对第二家园客户来说,这个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启发:落地的地方,不一定是最有名的,而是最合适自己的。

在吉隆坡和布城之间,在合理的预算里,在便利的交通与完整的配套中,Puchong 让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或许,也能成为您和家人未来生活的一种可能。

以上,是我们本地华人公司,可以分享的一些内容。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