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柔佛新山恐变塞车城·环境渐恶化· 城市蔓延代价大

原标题:恐变塞车城·环境渐恶化·基建成本高·意外风险增 城市蔓延代价大

出处:光华日报

(新山14日讯)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早晨,闹钟响起,伸手把它按掉,本想转个身再多睡一会儿,却想起,再不起床,只要迟五分钟出门,塞车就会让自己迟半小时抵达公司。午休时间,在附近绕10分钟才找到停车位吃午餐,回公司时又再绕10分钟找停车位泊车,汽油和时间就这样在“兜兜转转”的过程中消耗。傍晚,碰上下班高峰时间,车子在车龙里龟速移动,人的耐心也跟着一点一点地消磨掉……

以上画面,每天在马来西亚各城市不间断上演。每天,我们都在想,为何不扩建道路、为何不发展公共交通、为何我们必须买车才能满足日常需求、为何每天总是一个停车位难求?

然而,可曾想过,更喜欢有地住宅的人们,无形中占用很多土地,也因此扩大两点之间的距离,城市化的魔爪正向外延伸。

城市化范围扩大难道不好吗?当然好,不过想象文章开头的那个画面,你难道不认为,城市蔓延为我们带来的代价,远远多于其所为我们带来的好处吗?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前市长恩里克·佩那罗萨曾说过:“一个发达国家,不是一个让穷人买车的地方,而是富人都使用公交的地方。”

王祖训:人口渐迁移中区 兴建大道是主因

毕业于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的王祖训,虽非城市规划专业人士,却在日前举办的一场《新山的城市蔓延与公共交通》中,从一位市民的视角,看待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新山如何发生城市蔓延。

他说,从形态上看,新山的发展呈带状和蛙跳式蔓延,依斯干达经济特区则是中心式蔓延。

“新山城市蔓延的第一阶段发生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因柔州州政府在位于新山东部的巴西古当发展重工业,许多人迁移到该处工作和生活,那是新山自我国独立首次大规模人口移动。”

接着,在70年代中、80年代初,随着技术学院升格为马来西亚工艺大学后,发展商抓准商机,在士古来一代建房子,人们开始往该处迁移,渐渐带动当地发展。

直到90年代,我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价格廉宜的国产车,实现人们的“拥车梦”。与此同时,新山市区通往乌鲁地南的大道建起后,人们便搬到房子更大、人口更少、道路更不拥挤的乌鲁地南居住,发生第三次城市蔓延。

最近一次城市蔓延和人口迁移则发生在依斯干达经济特区开发后。随着州政府搬到该处、1998年马新第二通道通车和从市区通往该处的新大道建起,交通的便利促使人们开始往依斯干达布特里(前称努沙再也)迁移。

“归根结底,几条主要大道的兴建,是造成新山城市蔓延的主要原因。”

他说,新山市政局辖区下的人口,从1980年的近2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近50万人,反观新山中区市议会的辖区人口,从1980年的1万6567人激增至2010年的近53万人,比前者还多,可看出人口正往新山中区市议会辖区迁移的趋势。

黄书琪:仅盈利为导 公交没跟上发展

负责筹办此次活动的义腾研究中心的执行长黄书琪说,我国是其中一个城市蔓延最严重的国家,这源于政府没有良好城市规划,总要等到人口集中后才开始规划交通。

“很多时候,一个地区的发展是由私人发展商,而非州政府决定。以盈利为导向的私人发展商,他们在进行社区规划时,只会想到如何从中谋利,而非想到如何利民。”

她说,很多人常抱怨在商业区找不到停车位,但停车位也不是宪法赋予我们应有的权利。

“我们建越多道路,就越增加道路上的汽车数量,我们因此需要更多停车位,就占用越多土地去建停车位,最后陷入一个死循环中。但那些被用来建道路和停车场的土地,本应有更好的用途。道路建设得越多,但公共交通的发展却没有跟上,最终透支的是中下层人士。”

公共政策才能反制 城市规划势在必行

既然城市蔓延不可取,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很遗憾的是,只有公共政策才能反制城市蔓延。特别是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做出更多努力,包括把现有土地重新发展及多建高楼和让一栋建筑具备多用途。

“特别是政府用地,更应好好规划和重新发展,例如州政府搬迁到依斯干达经济特区后,应让其原址发挥更大用途。”

新山没成本建地铁 50年内必定亏损

面对公共交通的不完善,很多人提议新山应仿效毗邻的新加坡,建造地铁。但黄书琪说,新山根本无法负担建设地铁的成本。一旦地铁建起,50年内必定面对亏损,因新山的城市规划是扩散式的。

她认为,穿行于社区间最好的公共交通是迷你巴士,因许多路线在非繁忙时段没有庞大需求,因此迷你巴士的穿行,可以省下不少燃料费。何况,一辆从欧洲进口的巴士最多也只要60万令吉。

“柔州政府虽已推行免费巴士服务,但每条路线仅有2辆巴士,数量明显不足。更重要的是,我们严重缺乏巴士司机,因很多巴士司机受训后都选择越堤到新加坡赚取更高收入,巴士司机的待遇也有必要提高。”

她说,公共交通不完善,会造成包括单亲妈妈或贫困人士在内的潜在劳动人口被浪费掉,因他们没有多余的钱买车,却又因公共交通不完善,没法外出工作。

她也说,目前来看,最能推动社区巴士服务是购物中心,如此一来,购物中心即不用占用大片土地和花费大笔资金盖停车场,还能吸引人潮,对民众而言也是福音。

电动火车适合日常跨城 原有建设省开销

黄书琪说,即将兴建的隆新高铁更适合商务用途,而非适用于一般百姓的日常需求。

她说,在高铁的计划路线图中,虽表示将停靠峇株巴辖和麻坡,但实际上经过的是距离峇株巴辖市区半小时车程的四加亭和距离麻坡半小时车程的巴莪。

她认为,较适合日常跨城的交通是电动火车。这样一来,即可用既有的火车轨道,原本的铁路小镇也已有完善基础建设,能节省一大笔开销。

“柔州许多铁路小镇日渐没落,发展高铁就要发展新市镇和新铁路,但为何不能直接用现有的铁路和基建?何况,时速约150公里的电动火车,还不够快吗?我们真的需要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吗?”

【新山城市蔓延带来什么代价】

1.城市蔓延会使自然环境恶化。特别是地表铺上不透水的水泥或柏油路后,雨水无法渗透到土壤中,导致地下水干涸,最终导致水循环系统变差。

2.城市蔓延会导致基建成本增加,导致基建覆盖率减少和公共交通效率下降。王祖训以新加坡和依斯干达经济特区作比较。

他说,该经济特区2008年的土地面积是2万8219公顷,人口近162万5000人;  新加坡2010年的土地面积是3万5250公顷,人口约507万人。这意味着,在新加坡,平均每人占有近70平方米的土地,但在该特区,平均每人占有173平方米土地。

“预计到2025年,该经济特区的土地面积为4万8021公顷,有300万人居住,平均每人仍占有160平方米土地。我们土地面积增加的速度远远不及人口增长的速度。”

“我们经常投诉与新加坡相比,我国网速很差。然而,相对于‘地广人稀’的新山来说,在人口密度高的新加坡,每多建一条网络,就能带来很高效益。公共交通也是如此,在新加坡,每增加一趟车次,就能服务到很多人,效益更大。”

3.城市蔓延会增加交通意外风险,因人们依赖汽车来办理各种事情,增加道路上的汽车数量,一旦很多车聚集在某处,就大大提升车祸发生率。

最后,城市蔓延还会导致身心的不健康,人们少步行,社交活动跟着减少。

Share